返回顶部
关闭软件导航
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商资讯>互联网+养老要技术精度还要人文温度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社区的李海(化名)今年72岁,早年离异,患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由于优选的女儿忙于工作,平时家里很少有人陪护老人。

  今年7月,孝顺的女儿怕老人孤单,花了5.5万元为老人购买了一个智能陪护机器人,但老人实在弄不明白聊天、按时提醒吃药、远程视频通话等功能的操作程序,仅尝试几次就放弃了。

互联网+养老要技术精度还要人文温度1

  “老年人是聪明养老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很大的需求就是方便使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曲嘉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产品却存在着操作程序烦琐、界面复杂,老年人使用难的问题。

  她认为,家庭层面应注重发挥子女的作用,儿女是帮助父母与聪明生活相连接的很佳途径,应倡导儿女向长辈们普及聪明养老知识。

  聪明养老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目前,聪明养老包括四大领域,即聪明养老治理、聪明养老设施、聪明养老服务、聪明养老产品。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居家照顾老人付出的人力成本很高,通过聪明养老之后,一部分居家照顾能够通过聪明养老实现替代。未来,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具以后,老年人出行便利和无障碍的程度将大幅度提高。老人独居空巢是未来的大趋势,聪明养老尤其是VR技术、远程陪伴等科技的应用,可以部分缓解精神关爱的问题。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持续推动聪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制定聪明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开展聪明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在全国建设一批“聪明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

  对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人口加速老龄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重叠,聪明化养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将极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

互联网+养老要技术精度还要人文温度2

  智能产品应适应老人使用能力

  近几年,我国城乡社区积极构建聪明化养老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以老年人远程监护、远程医疗技术、慢性病治理、在线医疗以及社区健康养老等为主导。

  同时,居家智能监测技术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隐性伴侣”,包括机器人、智能起居监护、智能穿戴、日常健康监测、出行工具、康复辅具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居家老人健康风险,并帮助失能、半失能患者改善生存状态。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些智能设备是按照年轻人使用习惯而设计的,老年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普遍会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如抵触、害怕、不自信等,致使老年人不能正确使用,甚至放弃使用智能设备。“如今,很多聪明养老产品叫好不叫座,根本原因是产品没有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能力。”吴玉韶更进一步强调,加上现在有些企业在宣传中靠一些专业术语,将自己的智能产品吹嘘得天花乱坠,所以还应防范炒作概念、玩噱头的做法。

  同时,社区和街道应加大对老年人聪明养老知识、产品的公益培训力度,应在老年大学、老年社区活动中心广泛开展相应的培训,并在老年人当中开展互帮互助的学习活动。

  “儿女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老人实现聪明养老。”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巡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振兴认为,应弘扬孝亲敬老传统文化,积极购买适合老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当然,养老服务很大特征是以人为本和情感的近身性,唐振兴进一步强调,再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代替情感需求和近身服务,聪明养老应注重“技术精度+人文温度”相结合。

  聪明养老供需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许多智能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是信息交换功能,而老年人需要的更多是实实在在的近身服务。无法真正解决老人的实际需要,是当前聪明养老的很大症结所在。

  2020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对于上门看病、康复护理等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居于首位,分别有38.1%、11.3%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和康复护理服务;其次是上门做家务等日常生活类服务,有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再次是心理咨询或聊天服务,需要此项服务的老年人比例为10.6%。此外,在住房设施方面,老年人反映很多的问题为没有呼叫或报警设施,其比例高达39.5%。这说明老年人对健康、紧急救援、日常生活和心理咨询四类服务的期望很高,提供以上服务应是社区智能发展的主要方向。

  曲嘉瑶认为,我国聪明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功能定位还不明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供需存在很大差距。

  她建议,应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智能养老平台应加强与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社会组织等合作,使之快速与老年人的需求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优质的养老服务。应尤其注重功能整合,一个平台或者APP应同时满足多种服务需求,做到内容全面,资源连接充足,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互联网+养老要技术精度还要人文温度3

  原新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聪明养老产业发展不成熟,尚未形成规模,各类服务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差,各自为政,适老性有待提升。

  聪明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聪明养老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服务模式不成熟;同时,聪明养老服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较低,宣传力度小。此外,聪明化养老产品研发、聪明养老项目团队设计专业人才匮乏,缺乏聪明养老行业细分专业协会、权威组织、研究机构及产业基地等。

  提高适用性推动聪明养老

  “当前,应加强发展聪明健康养老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唐振兴表示,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的作用,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聪明健康养老工程。同时,推动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实施社区无障碍建设和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的经验。

  他还强调,当前应突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研发路径,提高聪明养老产品技术的适用性,解决服务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尤其是积极解决照护失能老年人的相关医疗和护理技术难关。有关科研机构应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国际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研发适合老人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及服务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研发出更多老年人想用、会用的产品。

  “应建立健全聪明养老行业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定聪明养老相关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标准,谋划聪明养老发展中长期规划。”原新建议,“比如,建立聪明养老服务规范、质量监控、风险预防、纠纷处理、绩效评估、信息互联等服务与产品标准等。”

  针对老年人群对智能产品使用技能不足问题,有关专业人士还建议,应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聪明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多元化发展,坚持用户思维、简约思维、精细思维、实用思维、适老思维,加快聪明养老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针对老年人网络技术和职能设备使用不熟的普遍特点,尤其要加强监管网络安全与保护个人隐私。

  同时,加速培养聪明化养老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研发团队,提升聪明养老软实力;坚持创新,把很新科学技术融入聪明养老领域,强化智能养老设备、产品与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增强聪明养老硬实力。面向老人开展聪明养老宣传,循序渐进地推进聪明养老服务的普及,开拓聪明养老市场。

如果您觉得 互联网+养老要技术精度还要人文温度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4256.html
解放双手无尽可能,有问题添加天线猫微信